安徽中山與藍必盛合作生產廢水處理工程案例
項目名稱: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廢水預處理工程
項目所在地:安徽東至經濟開發區
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除草劑及其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 公司建成了5000噸雙甘膦/年、3000噸環特凈/年生產線、經市有關部門驗收同意進行了試生產。根據市場的需求,公司在建成了一期后即開展下游的產品草甘膦、莠去津、莠滅凈、雙甘膦擴產、劑型復配等產品二期建設的前期工作,并完成了產品立項、環評、安評等,其中莠去津、莠滅凈農藥原藥獲國家環保部批復。
污水處理站規模:260m3/d,純物化預處理工藝,工藝、系統穩定高效。
技術工藝:活性炭吸附+微電解+預氧化
工藝特點
1.催化微電解/芬頓氧化耦合技術
催化微電解法是在傳統鐵碳反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對裝置及內部填料的改進,擴大原電池的兩極電位差,使更多的有機物得到氧化還原,特別是一些難生化,含有雙鍵、強拉電子基團、偶氮鍵的物質容易被氧化還原。結果表明,催化微電解法可改善難降解有機廢水的可生化性,反應速度比原有微電解加快30%以上,改善了水質,使廢水更適合催化氧化。
催化微電解就其原理而言,主要利用了鐵的還原性、鐵的電化學性、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三者共同作用來凈化廢水。即在酸性及金屬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內部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器,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
上述反應在酸性和充氧的情況下腐蝕最甚并具有如下被證實了的功能:由于有機物參與陰極的還原反應,使官能團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原有機物的性質,降低了色度,改善了B/C值。
催化微電解出水投加適量氧化劑--H2O2,催化微電解產生的亞鐵離子與-H2O2形成芬頓試劑,發生芬頓氧化作用。對有機物的氧化作用是指H2O2與微電解生產的Fe2+作用,生成具有極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 而進行的游離基反應;另一方面,中和反應后生成的Fe(OH)3 膠體具有絮凝、吸附功能,也可以去除水中部分有機物。
自由基原理,即亞鐵離子催化分解過氧化氫,使其產生羥基自由基(HO?),進攻有機物分子,使其氧化分解為容易處理的物質。
羥基自由基(?OH)是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僅次于氟,并且是一種非選擇性的氧化劑,易氧化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氧化效率高,反應速度快。在廢水均相和非均相氧化降解過程中,起氧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OH。
絮凝作用機理:Fenton 試劑在對一些實際廢水處理過程中存在一些現象有時候難以用羥基自由基機理解釋, Fenton 試劑在處理有機廢水時會發生反應產生鐵水絡合物。
廢水的膠體粒子和微小分散污染物受電場作用,產生電泳現象,向相反電荷的電極移動,并聚集在電極上使水澄清;陽極新生態的Fe2+經石灰中和生成Fe(OH)2、Fe(OH)3有極強的吸附能力,使水得以澄清;陽極生成的氫氣,具有還原性,能降低廢水的毒性增加廢水的可氧化性,利于提高后續氧化法處理效應。
優點:
① 催化劑的加入,反應速率快比原微電解工藝加快30%,節省了占地面積和投資;
② 作用于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降解有機物質;
③ 運行成本極低,只消耗少量的單質鐵;
④ 運行管理方便,鐵填料在運行過程中不板結,催化劑損耗小,不中毒,不鈍化;
⑤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COD及廢水的色度去除率高;
⑥ 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淀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江蘇藍必盛化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引進現代化
環保技術,實驗研發擁有大型檢測儀器設備,可以對污染物進行化學及儀器微量全分析, 化工固廢處理、化工廢水處理等,與多家企業達成的穩定的合作。